港1一个业者香港的真贴攻后创略历万补数码实经
谁说创业一定要砸锅卖铁?在香港,一个80后小伙Ivan仅凭一个Web3健身社交平台的创意,就成功从政府口袋里"掏"出了10万港元。这还只是开始,后续百万补贴还在等着他。作为一个经常帮创业者对接政府资源的老兵,我想跟大家聊聊这个有趣的案例。
香港的Web3创业春天来了
2023年初,香港政府宣布成立"数码港Web3基地",豪掷5000万港元扶持这个新兴领域。说实话,这种力度在全球都不多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连父亲节都在发朋友圈宣传,目前入驻企业已经突破180家。我记得去年帮Ivan准备材料时,数码港的接待处还冷冷清清,现在天天都有人在排队咨询。
从创意到现金:Ivan的"舞蹈健身币"
Ivan这个项目特别有意思,他把AI、Web3和健身舞蹈揉在了一起。简单说就是让你在AI摄像头前跳舞,录视频还能赚代币。去年10月份看到香港虚拟资产宣言后,这小子二话不说就提交了CCMF(创意微型基金)申请。记得他当时兴奋地跟我说:"哥,这不就是边玩边赚钱吗?"
说实话,竞争比想象中激烈。100多个项目里只有40个能进面试,最后通过的才10个。Ivan的项目是唯一一个Web3方向的,其他大多是传统科技项目。团队背景五花八门,有欧美日韩的,但三成都是中国团队。
补贴套路大揭秘
这里面的门道我给大家捋一捋。初创企业可以申请两种补贴:
1. 创意基金(CCMF)
这个门槛低,有个Web3的创意就能申请。我给很多年轻人推荐过这个,半年孵化期,分三阶段拿钱:先给1万,中期4.5万,最后4.5万。但注意了,必须要有香港银行账户,非港籍的朋友得先租个工位(月租1780港币)。
2. 培育计划(CIP)
这个就比较严格了,得有个能上线的产品雏形。好消息是补贴更高,最多能拿50万。分四轮发放,每轮5-10万不等。要特别注意,团队里至少要有个持香港工作签的人。
最妙的是,拿完这两项还能叠加申请其他补助,比如30万的国际市场支持计划、20万的内地市场计划。七七八八加起来,理论上最高能拿到130万!要知道,这笔钱可是纯补贴,不用出让股权的。
过来人的实用建议
根据这些年帮企业申请的经验,我总结了几个诀窍:
- 申请材料一定要用英文写,路演也优先选英文
- 联系方式千万别写错,我就见过因为电话打不通错失机会的
- 路演只有6分钟,像说相声一样把亮点快速抖出来
- 团队成员最好有香港身份,能省不少麻烦
数码港的评委陈家豪说过,他们最看重四点:创新性、落地能力、团队稳定性和社会价值。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能不能给香港带来实际价值才是关键。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这些补贴虽然诱人,但别指望靠它发财。香港的用人成本高得吓人,一个博士月薪至少5万起,政府补贴也就够补个零头。不过对于初创团队来说,这笔钱确实能解决燃眉之急,关键还能获得数码港的生态资源。像Animoca这样的Web3大佬,就经常直接投资园区里的好项目。
所以啊,如果你手头有Web3的好点子,现在正是申请的好时候。趁着香港政府还在大力推这个方向,赶紧行动起来吧!
(责任编辑:法规)
-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最近看到CIMG与FLock的合作案例让我眼前一亮。这不禁让我想起2017年那些只会囤币的企业,如今终于开始学会"玩币"了。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后企业才真正找到网络经济的价值一样,币股融合正在经历从"收藏"到"使用"的质变。囤币时代:数字资产的双刃剑记得2021年特斯拉高调宣布持有比特币时,市场一片欢呼。但好景不长,随着熊市来临,那些跟风囤币的企业纷纷被打... ...[详细]
-
编辑于2023年11月20日中午12:0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人生如市场,起起落落都是常态。有时候我在想,投资和人生何其相似——昨天已经成为历史,不必过分纠结;今天就在眼前,需要我们认真把握;明天尚未到来,何必过早焦虑?就像我们面对市场波动时的心态,该进则进,该退则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稳定的心态。上周市场复盘:一场精彩的"拳击赛"上周的市场就像一场精彩的拳击... ...[详细]
-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真是热闹非凡,现货比特币ETF的预期让整个市场像打了鸡血似的。平台币作为交易所的"亲儿子",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不过有意思的是,作为行业老大的币安,它的BNB表现却有点"佛系",这不禁让我想起2023年币安的一系列遭遇。Web3钱包的龟兔赛跑11月初,我在伊斯坦布尔币安区块链周现场看到Richard Teng宣布推出币安Web3钱包时,说实话有点意外。这个内嵌在App里的钱包号称要... ...[详细]
-
作为Variant的联合创始人,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问题:如何让互联网用户真正成为平台的主人?区块链技术给了我们一把钥匙——代币化。但说实话,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我们在探索中踩过坑,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代币分发的三大时代变革记得2017年那会儿,我正在咖啡厅里跟一个区块链创业者聊天。他兴奋地给我看他们ICO的白皮书,信誓旦旦地说要颠覆整个行业。结果呢?几个月后项目就销声匿迹了。这让我深刻... ...[详细]
-
最近币圈可真是热闹非凡,特别是以太坊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老韭菜,我不得不感叹:ETH这次是真的支棱起来了!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直接突破4600美元,距离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机构投资者为何对ETH情有独钟?每天刷新闻都能看到机构在疯狂买入ETH,这让我想起去年比特币ETF获批时的盛况。但这次不一样的是,以太坊的吸金能力简直惊人——单日资金流入就达到10亿美元!要知道这个数... ...[详细]
-
FansHood Alpha版震撼来袭:重新定义社交媒体的未来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交平台发展的行业观察者,当我第一次接触到FansHood这个项目时,确实被它的大胆创新震惊到了。这不是又一个简单的内容平台,而是一场彻底改变社交媒体规则的革命性尝试。打破传统社交媒体的桎梏记得去年采访过一位小有名气的短视频创作者,他无奈地告诉我:在现有平台上,除非你已经是百万粉丝的大V,否则很难获得可观的收入。这就是FansHood想要改变的现实——它要让每一个创作者,无论大小,... ...[详细]
-
说实话,在第一次听说Fengdy院士的故事时,我着实被这位跨界达人的经历惊艳到了。谁能想到,一个拿着法学学士学位的法律人,竟然在IT行业摸爬滚打了19年,现在又成为了区块链领域的开拓者?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斜杠人生"最生动的写照吗?一位不走寻常路的跨界专家记得去年在福建科技厅的一次座谈会上,我第一次见到Fengdy院士。他谈起技术时眼中闪烁着法律人特有的严谨,讨论文化传承时又带着科技从业者的创新思... ...[详细]
-
最近币圈又掀起了新的波澜,欧易(OKX)宣布将采用Polygon的CDK开发基于ZK Rollup的X1测试网。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意——OKB将成为该网络的原生代币,用于支付gas费。这种强强联合,让我想起了去年BSC给币安带来的生态红利。Polygon的翻身之战记得我在10月份分析L2赛道时就注意到,Polygon的zkEVM在当时可谓是"吊车尾",TVL数据惨不忍睹。说实话,我当时都... ...[详细]
-
昨天带着学员们操作了一单ETH空单,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美盘时段我在3838位置果断喊空,最终3813止盈离场。25个点的收益看起来不多,但整个过程我们花了差不多30分钟来盯盘。我发现很多新手总爱抱怨收益太少,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稳健之道。交易心态比技术更重要说实话,每次看到有人抱怨收益少我就着急。你知道大部分投资者亏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三个致命的心态:死扛单子、频繁操作、心存侥... ...[详细]
-
说实话,在币圈混迹这些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交易就像人生,处处充满选择与等待。每次下单前的犹豫,每次持仓时的忐忑,这些情绪起伏我都经历过。记得2018年寒冬时,多少人倒在黎明前就是因为扛不住心理压力。所以我常说,成功的交易80%靠心态。ETH行情解析:警惕2000上方的诱多陷阱上周六ETH的回调确实让人心惊肉跳,1910这个支撑位我们团队早就盯上了。记得那天凌晨三点,我还在和几个老伙计视频连线讨论... ...[详细]